刘益,中共党员,印刷包装与数字媒体学院电子信息专业研2032班学生,本科期间任印刷包装与数字媒体学院团委副书记、学生会副主席。2020年11月以全省第一名的成绩,获第一届陕西高校团干部素质能力大赛(学生团干部组)一等奖;2019年获第七届全国大学生数字媒体科技作品及创意竞赛二等奖;2019年参与由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和美国印刷技术协会联合组织的联合调研课题组,调研报告公开发表于Aptech官网;本科期间连续4年获“优秀学生干部(标兵)”“优秀共青团干部”称号;本科期间连续3年获“尚朴勤劳先进个人”“尚能修美先进个人”称号。
在西理工的这5年,于我而言是不断突破舒适圈的5年,是始终保持昂扬斗志不服输的5年,更是教会了我自律和奋斗的五年。
工作因热爱充满力量
我曾无数次被人问到“为什么要一直留在学生会?”我的回答是“因为热爱!”在这里,我找到了自己的初心,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更收获了奉献与付出的快乐、责任与担当的真谛。
本科大三学年,我担任了印包学院团委副书记一职,主要负责学院共青团组织建设工作。这是一份非常严谨的工作。我深知只有“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才会有深度”,如何把深刻的理论与生动的实践活动相结合,把理论转化为喜闻乐见的学生活动,这对我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这一年里,我用了很大的力气去创新工作模式,优化工作方法,比如推出“灯塔”夜读栏目,通过融合新媒体传播方式,依托榜样的力量让主旋律和正能量故事更具感染力、说服力;进一步健全“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采用PU与钉钉两个媒体平台相结合的考勤办法,确保“第二课堂”考评成绩更加客观、精准,使得管理更高效,流程更统一,权责更分明。一路走来,经历了大大小小上百次活动,熬过数不清的夜,从最初的懵懂变成了在各个岗位上都能游刃有余。
此外,在院大型活动中多次负责活动策划和组织,曾成功举办“秉信杯”科技文化节、运动会、迎新生等30余项校园文化类活动;多次带领团员青年进行集体学习,组织开展“回顾改革征程,坚定复兴之路”主题团日活动、“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主题演讲比赛、“电影40周年”主题观影、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等专题学习活动30余场次。
本科四年的学生工作经历里,其实我也曾因工作与学习平衡的问题感到过力不从心,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的尝试与历练中,还是找到了一些方法与大家共勉——牢记50%平衡法则:学生干部始终是先学生后干部,即便工作再忙也不能忘记学习的主责主业,一旦我们留给学习的时间少于休息以外的50%时,就要停下来反思自己的发展是否偏离了正确轨道;合理利用碎片时间:作为学生干部,我们的日常总是被各种零碎小事打断,而大多数人总是习惯性把碎片化的时间浪费掉,刷5分钟抖音,看10分钟微博,看起来时间不长,但一整天几乎都这么几分钟几分钟的浪费过去了,其实我们可以尝试把很多清晰任务(包括学习任务和工作任务)细分步骤,长时间的专注一件事后,尽可能高效地利用碎片来处理某项任务的一个步骤,凡事做到心中有数有条不紊就能够更加高效;学会团队协作:事事亲力亲为只能代表个人某一方面能力突出,而能够充分调动团队使大家各司其职、协作有序、人尽其用,才是一个优秀的学生干部更应具有的能力,同时也会极大提高工作效率。
回顾这4年,我感恩学生工作的这段经历,它让我变得更加自信和勇敢,自律和强大,让我见得更多、想得更远,它潜移默化地激励着我,坚定我前行的方向,告诉我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科研不畏惧道阻且长
杨绛先生曾说:“有些人之所以不断成长,就绝对是有一种坚持下去的力量”。部分同学对学生干部抱有一丝偏见,因为工作就无力兼顾学业与科研,而让我坚持下去的力量,正是我想要证明自己一切皆有可能。大学4年我参加了很多科研实践活动,在探索、反思、总结、继续坚持的过程中,让我明白了不做出挑战,你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强大。
大四第一学期,一边备考研究生入学考试,一边准备第七届全国大学生数字媒体科技作品及创意竞赛,这应该是我最宝贵的一段经历。作为项目的发起人,我必须时时把握项目进度,即便是在研究生复习日渐焦灼的11月份,每天也会抽出4个小时的时间开组会、学技术、做项目。从项目发起、实地测绘、CAD建模到交互设计,项目调试,最后项目顺利结题,这些工作让我感受到了不断发现问题,随后用尽全力去解决的快乐,也为接下来选择继续研究生学业深造埋下了伏笔。同时参与了由我院刘琳琳老师带领的印刷行业中美联合调研课题组,主笔的调研报告公开发表于美国印刷技术协会官网Aptech。
回顾这4年,我感恩科研实践的这段经历,它让我明白了别人的目光并不能定义你自己,也让我感受到过程远比结果更有意义。如今踏入学业新的阶段了,我坚信自己会对科研始终抱有最高的热情,期望能够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去更好地认识世界,并在这个过程中有机会改变世界。
用青年声音传唱中国故事
毫无疑问,青年是时代的接棒人,青年的声音是每一个时代的见证者。我很庆幸,在这4年的大学生涯里我始终坚定信仰、积极传播,通过往返理论与实践之间,将我眼中的中国故事传唱给身边人。
2018年6月,有幸入选我校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学生宣讲团,并在曲江、金花、莲湖校区累计开展大型主题宣讲十余场次。回忆起当初定稿时,指导老师的一句话让我记忆犹新:五四运动中万千青年撑起了民族的脊梁,一百年后对于大学生来讲,到战场上冲锋陷阵的机会微乎其微,你们这一刻的使命就是讲好中国故事,传递好中国声音。对我而言,这已经不止是一次讲课和分享,正如我宣讲的主题“工匠精神”一样,它更像是一场接班人的使命,是向初心致敬,是一种信仰。
回顾这4年,我感恩每一次上台讲话的经历:“廉政故事”演讲比赛将反腐倡廉教育从“书面语”讲成“身边事”;校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学生宣讲让我们谨记“祖国、荣誉、责任”校训的勉励,鼓励大家以实际行动真诚地担起应尽职责;五四青年说传递出声音“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时代的光荣属于青年”;抗疫青年说向世界宣告“未来世界路在何方?正在我今日中国青年!”
不负韶华,执着前行
2020年10月31日至11月1日,第一届陕西高校团干部素质能力大赛(学生团干部组)在西安培华学院长安校区举行。这次比赛之所以能取得优异的成绩,我的付出只是一部分,更重要的是西理工这个温暖的大家庭给了我十足的底气和动力。
备赛初期,学校就专门组建了一支包括校团委、印包学院和材料学院很多优秀老师在内的备赛团队,我非常感谢校团委陈梅老师、金永升老师和张鹏老师一路贴心地指导与陪伴,每一个陪我们加班的夜晚与周末,每一通饱含期待与关爱的电话,以及最最坚实后方阵地的驻扎都是我们全力以赴最大的动力。
我还要由衷地感谢材料学院林雪老师、都怡佩老师和人文学院孟雅莉老师,她们在百忙之中依旧毫无保留地指导与倾囊相助给了我极大地鼓励。这次比赛我收获了很多老师真诚的帮助,但与此同时我更要感谢的是我的学院——印包学院一直以来对我的呵护、信任与培养,我一路的成长与发展离不开学院的帮助,印包学院永远是我最坚强的后盾。
这次的比赛于我而言是一次历练,更是一次难能可贵的学习经历,我自始至终都认为获奖不是目的,这趟行程最大的意义在于与更多优秀青年相互交流,彼此学习,这是我始终以一颗平常心对待每一场比赛的根本原因,也是我一直都能够平稳心态镇定发挥的重要原因。
此次比赛最大的收获是让我更深刻理解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很多时候人长久所处的环境会限制自己的眼界,感觉世界也不过如此,优秀的人也不过尔尔。但是一旦踏出熟悉的生活圈,你会发现优秀的人真得很多,我们需要学习和磨练的地方也真得很多。
我个人是因为本科4年一直从事共青团相关的工作,对基础团务、组织建设和制度文件本身就有比较广泛的涉猎,所以在理论知识掌握这块重点还是在于工作的积累。但相关理论学习的途径还有很多,我常用的比如青年大学习、学习强国APP,以及想跟大家重点推荐的Bilibili中“观察者网”推出的——观察员系列节目,里面有一些很有趣的时事热点和理论宣讲,深刻却不枯燥,很适合年轻人去了解我们的国家,了解这个世界。
很多人都很惧怕大型答辩、演讲汇报、上台发言之类的场合,其实我有三个秘诀跟大家分享:绝对的自信。只要站上讲台就要相信自己说出的每一句话(当然是在正确的前提下),只有你认为自己所言皆是真理才能打动评委,始终用自信的神态和从容的节奏感染所有人;灵活的准备。答辩不需要强求讲稿倒背如流,重点是充分理顺讲稿逻辑和相关延展性话题,在基本熟悉讲稿的时候就开始训练脱稿发挥,不需要一板一眼按照讲稿走,通过反复训练临场发挥,争取做到即使卡壳忘词也能思路清晰自由发挥,这样呈现的效果也会更加自然;规范的礼仪。很多人会忽视上台的礼仪,而这却是评委老师对你的第一印象,有空可以多学习学习大型演讲比赛的选手上台礼仪,良好的精神风貌是成功的关健。
我目前在一位非常优秀导师的带领下进行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所以往后3年最重要的计划是在科研上有所成就,能够给自己未来留有更多的可能性。同时在工作方面,我也会尽自己所能服务于学校,总之日子很长,不虚度就好。
这就是我的大学5年生活,不奢求无憾,却也明白谨慎做好当下的每一份事情,付出便会有回报。虽然奋斗的道路往往是荆棘丛生、充满坎坷,但我用5年的坚守写满了答卷,“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愿始终保持流淌的姿态,我,便是那热血后浪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