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志愿者生活
离退休教职工 赵震寰
我1927年生人,1953年初从天津调到我校前身之一北京工业干部学校,1987年退休。我从小喜欢历史和文学,读过一些文史方面的书籍,经典著作,名家诗词,在北京喜欢看古迹,逛景点。
1969年林彪一号令,北京机械学院搬迁汉中,我是先遣队的小分队,在参加安置搬迁来汉中的师生员工的工作后,和大家一起投入了火热的建校工作中。
建校要征用土地,首先征“小树林”作为生产教学用地。先丈量,再行文报批,报批也要跑几个单位,涉足南郑、留坝等地。批准后,为了搞清楚建筑场地内的墓坑,洞穴,不良土质等情况,打梅花桩孔,用洛阳铲探墓。在探墓进行中,我发现:不同年代的墓葬,有不同结构;不同身份的墓主人的墓葬结构和随葬品也有很大的不同。这些使我感到很大的兴趣。我虚心的向现场师傅请教,买有关的书籍自己阅读,看不懂的,有疑问的,通过各种渠道找专业人士询问求教,再结合自己的历史知识和新学到的知识去领会。这段时间我深深地体会到书本知识与实践经验相互结合的重要性。
由于搞建校,经常的出差,特别在陕西,几乎跑遍了三秦大地,参观了不少重要的历史遗迹,使我大开了眼界。如 :汉中市汉中博物馆的古汉台,汉中城内的古城墙、拜将坛,饮马池,虎头桥遗址(马岱斩魏延处),南沙河;城固县的桔园、升仙馆、樊哙墓、张骞墓祠、五门堰;南郑县的圣水寺、小南海、南湖;勉县的定军山、武侯祠;洋县蔡伦墓祠; 留坝张良庙; 略阳灵崖寺。
最庆幸的是,那时汉中褒河开始俢水库,我看到了原汁原味儿的古栈道、褒斜道、石门及其摩崖石刻、点将台、河中的“滚雪”(汉建安24年曹操驻兵汉中褒谷口,见褒河流水汹涌而下,撞石飞花如雪,挥笔题写“衮雪”二字,后刻于河中巨石上流传至今。)还有河中张良的“玉盆”。为了保护文物,这里的能凿下来的文物都凿了下来,如"滚雪","玉盆""摩崖十三刻",等.现在保存在汉中市博物馆里。放水后,连褒姒的老家“褒姒铺”通通沉到现在水面100多米以下了。
1972年2月中旬,北京机械学院第二次搬迁西安,与陕西工业大学合并成立陕西机械学院。来到西安,西安的文物古迹,更是星罗棋布,那些文物精品使人可以反复欣赏。这时感到自己知识的不足,订杂志、买书籍、到图书馆查阅资料、自费到各处参观,向那里的老师虚心请教。可以说来到西安的前十年,是我安心学习历史、文物、考古、宗教、民俗的十年。虽然自己基础差,又没有专业老师指导,但是我有信心去努力学习、去坚持,十年来感到自己在充实,在提高,有很大收获。特别是身临的环境,是奠定中华民族文化基础的周、秦、汉、唐在陕西西安留下来极其丰富的名胜古迹和众多的文物精品的地方,正像有人说的:漫步西安就像走进了一座天然的历史博物馆。在众多的博物馆中,使我深深受益的是碑林博物馆和陕西历史博物馆,
我经常去碑林那里参观,了解许多中华文化的演变和历史文物,听讲解、问问题,收获不小。特别碑林那里的一位老师,对我帮助很大,因为我提出唐朝对外交流的成果影响的问题,那位老师认为我真想学习点知识,叫我跟着他去阅览室,拿了一本《论唐朝对外的联系》借给我,要求一周看完归还,我非常的感谢,一周后归还了,又借给我一本,并问我的收获。这件事我记忆犹新,我特别感谢那位老师。
1987年退休下来,马上接到校长办公室返聘,在应锦春副校长直接领导下,串联、组织、建立全国各地的校友会。走南闯北看到了祖国的大好河山,看到了许多知名景点和有名的历史遗迹。
各地客人,校友来校,要在陕西、西安参观时,领导叫我陪同。在景点有时听导游讲解感到过于肤浅,我就补上一段,大家非常满意。后来干脆叫我解说,这时压力非常大,常去的景点,积累的一些资料,成了宝贝,但是不能拿着资料念,只好头天晚上读,重点背,第二天在现场讲,初步得到客人的认可和表扬,这也坚定了提高讲解的信心。
为了提高解说质量,我发现需要解决几个问题。如不同对象,不同要求,如何组织解说词?对语言质量在讲解中的重要性?如何从观众中学到知识?为了提高讲解语言质量,我学习郑云歧老师讲的“教学法”,学习一些志愿者成功的经验,结合自身情况反复实践,确有提高。
1991年6月20日,中国第一个国家级的大型现代化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正式建成开馆,标志着中国博物馆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陕西历史博物馆珍藏的都是文化精品,都是我们民族历史发展无可替代的历史见证,是一部生动的历史教材,也是一部中华民族美丽的史诗,让人百读不厌,深深的眷恋。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义务学习他、了解他、宣传他,这是我参加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志愿者的初心。
有人说:十年的中国看深圳,百年的中国看上海,千年的中国看北京,五千年的中国看西安。也有人说:龙在中国,根在西安。我们说陕西,特别是关中地区,是中华文明破晓之地,是奠定中华民族辉煌历史文化基础的周、秦、汉、唐的建都之地,这里每个历史时期都有着极为丰富的历史沉淀。也可以说;陕西历史博物馆系统的历史展出,就是我们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灿烂中华文化的一张名片。
我经常陪客人去那里讲解,认识到讲解员的解说,是在观众与文物之间,搭起的一座桥梁,可以说讲解员是替代文物讲述自己的历史。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我深深地认识到,要用自己诚挚的感情,生动的讲述那灿烂的民族文化,去感染每一位观众,激发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的激情,这也是我投身志愿服务,为振兴中华,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的一点努力。
2002年我听说陕西历史博物馆要组织志愿者活动,在此之前,他们是在节假日不定期的组织志愿者活动。以我自己执着的爱好,做陕博志愿者应该没问题。我与他们进行联系,得到博物馆领导和宣教部领导的支持。在没有正式组织活动前,实际我已经是那里的一名义务讲解员了。2002年11月末,陕西历史博物馆举办了“第一届志愿者注册仪式”,在启动仪式上,来的都是年轻人,有大学生,还有中国银行的部分职工。这项活动为青年提供了社会实践的平台,为青年们培育人文底蕴,使他们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并健康成长。只有我一个人是满头白发。当时有媒体询问我年龄,我说:“76岁”,又问:“为什么参加志愿者活动?怎么想的?”我说:“为了宣传民族的、优秀的传统历史文化,为了振兴中华,来尽自己的一份心”。在那里,我感到:和年轻人在一起,我年轻了10岁。
参加志愿者活动以后,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讲解水平,不管到那里讲解,我都要认真备课,要看书,要看深入的相关资料,看最新的发掘报告。在博物馆领导、宣教部领导和馆里各位老师的关心帮助下,经过不断的求教、学习、充实、修改我的解说,基本上形成了适合自己运用的一套解说词,完成了自己给自己下达的任务。
在志愿者活动中,我在讲解后,听到参观者谈参观后的感受,看到他们满意的笑容,我从内心感到了一种说不出来的快乐。
从第一届到第十届的志愿者活动,义务讲解,我坚持整十年,到2011年展厅讲解共226次,在没组织志愿活动前,我就在展厅义务讲解203次,共计429次。
2008年陕西历史博物馆授予“终身志愿者”称号。这也成为我退休后做人做事的准则,要做一个名副其实的终身志愿者。
由于来学校的重要客人逐渐增多,来访问的知名学者、来校考察的大专院校的领导,机械部、水电部、陕西省召开的各种大中型会议,毕业的老校友,学校老师科研合作项目的合作者,要求我陪同参观这里的景点,那时要到的景点,有的没有高速公路,路上最快的汽车也要走两三个小时,“一日西安,过眼千年”,为了加深大家对西安古城文化的了解,我在途中对一些经过地方的古迹、发生的典故及传说等进行简单介绍,这样既缓解旅客的寂寞,也宣传了祖国的文化。
在学校除陪客人到各景点参观讲解外,我还参加了老教授协会、老科协组织的“西安今昔纵横谈”系列讲座,共讲27场。参加学校、西安市、陕西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报告组的活动,共56次。
2011年被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