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在西理工
当前位置: 首页 >> 爱在西理工 >> 正文

吃 面

来源:   发布时间:2021-01-11 14:02  

吃 面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刘杰

 

对于吃面最早的记忆应该要回到小时候,在外婆家,外婆最爱做的面是南瓜面,外婆说,南瓜越“面”,面越好吃。我说南瓜“面”不“面”,外婆做的都好吃,父亲也说,外婆做的面特别好吃,还打趣母亲说:“你都没得到你娘的真传”,其实母亲做的面也很好吃。

小时候家里穷,父亲母亲要用大把的时间干农活,父亲母亲是一个村子的,我家距离外婆家半里地不到,所以我就经常跑去外婆家“混”饭,吃外婆做的南瓜面就成了小时候的一件乐事。在我上高一的时候,外婆因胃癌去世了,我再也没能吃上外婆做的南瓜面,后来我在梦里梦见过外婆,也在梦里吃过外婆做的南瓜面。

自打上了高中,对于吃面的大部分记忆都不在故乡,面也少了一些故土的气息。高中在渭南市市区读,面便有了“价”,瑞泉中学斜对面有一家面馆,叫“牛大碗”,有炸酱面、有西红柿鸡蛋面、也有臊子干拌面,有小碗、有大碗、有加大碗、也有超大碗,西红柿鸡蛋的总是比炸酱的便宜,小、大、加大、超大的价格也在逐级递增。

租住的地方也有一家叫什么望楼的面馆,具体名字已经模糊不清了,什么望楼听起来确实比牛大碗高雅,但高雅往往是容易被人忘记的,可能你我都是只喜欢俗气的凡夫俗子吧,什么望楼里面有个拌面,按照现在的行情不贵,六块五一份,面盘子有八寸大小,像拉条子那样的面铺在上面,面上再铺一层拌菜,有鸡脯肉、洋葱、西红柿和青椒。

高中时代记忆比较深刻的就这两家面,那时候的面不是很贵,也特别的管饱,我想给家里省点钱,就经常性地选择吃面。高中是我第一次去城市,我把嘴也带到了大城市,它吃不上故乡的面,那就让它入乡随俗,多吃一些大城市的面。

刚开始嘴不习惯,我也不习惯,总觉得大城市里卖的面少了一丝故乡的味道,可谁又能吃一辈子故乡的面呢,谁又能吃一辈子外婆做的面呢,谁又能保证自己一出生就在故乡呢,人要成长,人所处的环境也在变化,人要适应环境,嘴也要跟着适应环境。

在大城市吃面慢慢也成了我的一个习惯,高中毕业,便来到了古城西安,来之前就做好了吃西安面的准备,西安有好多特色“面”,有肉加面,其实是肉夹馍,有凉面,其实是饸饹,有纸面,其实是面皮,有面包糖,其实是油糕。西安的面食很多,西安人坐落在秦岭以北,便有了北方人的粗犷,“面条像裤带,油泼辣子一道菜”,油泼面泼油之前舀上一勺勺“面面辣子”,不用调其它花里胡哨的佐料或是臊子都是香的。

在西安理工大学待第十年,人常说:十年磨一剑,在十年的生命进程里,我并没有好好“磨剑”,但这也并不影响我在这里好好吃了十年的面。曲江校区最好吃的面属三餐厅西边门进去左手边第一家,牛肉拉面,我大一大二经常去吃,大三大四搬到金花就吃不上了,工作前两年回曲江又经常去吃,现在又回曲江上班,但是这家面已经不在了,想吃那一口再也吃不上了。

现在学校餐厅里的面店也比我上学那会少了,我想了想,可能是时代进步了,经济水平上来了,学生喜欢去吃一些新奇的东西,比如炸鸡饭、黄焖鸡、麻辣香锅等等,他们也不会觉得贵而去选择吃面,也可能是他们觉得面更能使人发胖吧。我在抖音上有时候会看到,说现在外面面馆吃面的都是男人,可能也是因为女人觉得不用省钱或者是想减肥的缘故吧。

我还是会经常在学校吃面,即使是吃菜,我也喜欢要两个馒头,不喜欢要米饭,可能吃面已经成了我的习惯,小时候养成的习惯,我的根还是在那吃面就能感到很幸福的地方,我的嘴也没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产生变化。有一周我在金花校区吃了五种面,我还发了朋友圈说我是“西理面王”,我想在西理工不止我一个爱吃面吧,取这个外号也不是很客观,但对吃面的情谊我想我在学校应该能排在前面,不然我也不会为“吃面”写这篇文章。

我之前也写过关于面的三行情诗,可见我对吃面有多热爱,原诗的内容是这样的:她之前要是吃过/我做的西红柿鸡蛋面/或许就不会离开我了

今晚做了一盆热腾腾的西红柿汤面,自己亲手做的,也算是找回了一点故乡的感觉。给父亲母亲发了图片,说过段时间来我这里给他们做,母亲说了句“我娃厉害”,我好像在小的时候没有因为母亲做的面好吃说过一句“我妈厉害”。离开父母这么多年,虽然一直在吃面,但对于父母,对于故乡的感情在慢慢剥落。快节奏的生活一步步淹没着我。

窗子外面的车水马龙因空气液化后附着在玻璃上的水雾而变得清晰又模糊,我吃着热腾腾的西红柿鸡蛋面,关于外婆、关于父母、关于故乡、关于学生时代的记忆也变得清晰又模糊,我希望母亲这次来西安能给我做上一次香喷喷的南瓜面,让我在灵魂上得以怀念故乡。

源自“贞观”公众号2020-12-08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