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驾驶汽车”如何工作?鼓励学生以发现式、探究式获取语言基本要素,让学生在控制性活动中进行口语练习,完成对知识互动式输出,这是人文与外国语学院教师张玲的一堂课《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让学生敢于表达、乐于分享,让课堂有互动、有思考、有趣味,张玲一直在努力尝试教学改革创新。这堂课是张玲参加首届陕西高校课堂教学创新大赛斩获一等奖的课程,也是她在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上做的一堂示范教学课。

杜绝“水课”,打造“金课”,这是我校今年初召开本科教育工作会上教师们广为热议的一个话题。怎样打造“金课”?紧跟本科教育工作会之后,教务处组织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创新系列报告,各个学院和单位先后邀请了西安交通大学周屈兰教授、西安交通大学李科教授、西安工业大学吕煜坤副教授、陕西师范大学梁锶副教授、西安邮电大学王春梅副教授、西安外国语大学卢珊副教授、西北工业大学陈丽伶副教授和我校吴婷老师等8名陕西省首届高校课堂教学创新大赛获奖者做报告和示范教学,在广大教师中引起强烈反响。
信息技术带来课堂变革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这堂课教学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上课前,张玲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在线学习资源和路径,学生可在课前自主学习视频和音频资料。课堂上,张玲采用互动平台实时答题展开听力技能训练,师生互动、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并提出针对性反馈。课堂小组讨论时,小组里的每两个学生和张玲组成3人微信群,学生可以将口语对话直接上传至微信群。短短一堂课,张玲综合运用了多媒体、微信平台、“雨课堂”及“出题优”互动平台等。

同样作为2018年陕西省首届课堂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得主的西安邮电大学王春梅副教授也来我校做了示范教学。报告会上,王春梅重点介绍了课程目标的构建和启发式课堂教学设计、MOOC+SPOC的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实施、教学辅助软件系统PTA和学习通的运用以及智慧教室的运用。
经济与管理学院教师李鹏听了报告后这样说:“基于移动端的混合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及时反馈,使课堂教学活起来了。”信息技术带来课堂变革,越来越多的教师对这一点深有体会。如何实现教育与信息技术融合创新?工程训练中心主任张晓晖也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信息技术的出现和迅猛发展,使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都有了一个新的提升空间。将信息技术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一方面对在以前传统教学中难以表述的一些原理通过新技术得以更充分表达,另一方面也为学生快速获取知识提供了有效途径,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如何融合创新?这是关键。传统教学在一些复杂逻辑的推演和表达过程中是具有优势的,能够使学生的注意力专注于整个逻辑过程。我觉得信息技术和课堂教学融合是一个系统的问题,需要认真掌握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规律,充分发挥它的长处,并同时将信息技术的优势和传统教学的优势紧密结合到一起,才能达到一个更好的教学效果。”
从以教为中心,到以学为中心
在课堂教学改革创新系列报告活动中,陕西省首届高校课堂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获得者西安交通大学周屈兰教授先后到理学院、水利水电学院、自动化学院做了“高校工科教学的教学设计与课堂示范”的报告。周屈兰强调教学设计要避免平铺直叙、注重反转环节,他建议青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为中心,根据教学内容特点,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邀请陕西省首届高校课堂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获得者长安大学苏燕芹博士做了“课堂教学创新大赛经验交流”的报告,并与参会教师进行了互动交流。传统课堂教学上的老师“讲”、学生“听”,已经更多地转变为现在的学生“讲”、老师“听”,教师在启发、在引导,越来越居于一个辅助的位置。参会教师纷纷表示课堂教学改革应该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并结合自己的课程谈了创建以学为中心教学模式的看法,观点具体而富有创新,交流讨论热烈而活跃。
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主要判断依据要看谁是学习的主体,即能否体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投入到课堂中的情绪和积极性,学生是否是自己的管理者。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负责控制和管理学习活动,积极投入到课堂建设和活动规划中,那么这种教学模式便是以学为中心的,是应该倡导和积极学习的。
“翻转课堂”的有益尝试和探索

李晔是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她主讲的《C语言程序设计》是学校首门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改革的课程,她也为所在学院的教师做了一场报告。李晔从课堂教学组织、学习过程管理及编程能力培养等几个方面详细介绍了翻转教学实施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分享了翻转教学过程中的经验和体会,并以该课程中《循环结构》和《一维数组》两部分核心内容为例,讲解了翻转课堂教学方案和课件的设计制作思路。
《C语言程序设计》翻转课堂的教学改革已经探索和实践了三年,课程组成员在张亚玲老师的带领下,围绕课程完成了一系列视频学习资料、翻转任务单和测试及实验题库的建设,搭建了在线学习平台、线上测试、上机实验及上机考试等配套系统。教师在课前首先布置翻转任务,然后学生通过收看教学视频,掌握教学内容的基本要点,并且按照翻转任务单来完成相应的翻转任务,在课堂上由学生讲解课前已经制定好的翻转任务单上翻转任务的解决方案,学生讲解过程中,通过“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提出问题并进行相应的讨论。翻转课堂的主要优点是把以前老师用来讲授基本知识的时间,都用在课堂具体案例的讨论上,而课程的基本知识由学生在课前通过收看线上视频自学完成。李晔说:“翻转课堂实施以来,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增加了课堂的互动性,效果非常好。2018秋我们学生《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机考成绩平均82.1分。”
从本科教育工作会上的示范教学课,到开展一系列课堂教学改革创新报告,通过学习和借鉴示范课程,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创新、推进学校“金课”建设。广大教师纷纷表示,要以此为契机,注重更新教学理念,加强课程教学设计,改革教学手段和方法,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质量。应用数学系教师陈娟娟说:“观摩优秀同行的教学示范后,我深感作为一名公共基础课教师不能再固守陈规,一定要顺应时代发展,更新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手段和方法,将各类教学平台、教学辅助APP、课程思政等元素融入自己的课堂,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质量。”应用物理系教师张琳说:“探索新时代的课堂教学改革,我们要去思考如何培养学生带着科学思维分析生活中隐藏的科学问题的能力,如何展现新时代大学老师文理兼修的历史传承作用,激发新时代学子的思辨能力。教学贴近生活、贴近历史,才能使科学有温度、有厚度,才能打造跟得上时代的金课。”
本科教育工作会上,副校长华灯鑫在题为《准确把握高等教育新形势 扎实推进本科教育上水平》的报告中提出,要全面梳理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合理提升学业挑战度、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要打造教育部提出的线下、线上、线上线下混合式、虚拟仿真和社会实践五大“金课”,五年内评选50名“金课教师”。课堂教学是“金课”的主阵地,以本为本就要根植课程、扎根课堂,示范报告、探讨交流、探索践行,贯彻本科教育工作会精神,课堂教学改革创新一直在进行。
撰稿:陈晓芳
审核:梁淑华、王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