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是西理工人的光荣传统,办人民满意的社会主义大学是西理工人的共同追求。这一年,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践行“两个维护”,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改革发展各项工作取得重要成绩。
为总结回顾2020年学校各项工作,全面展示重要成绩,增强全体师生员工的荣誉感、使命感,党委宣传部自去年12月份启动西安理工大学2020年度“十大新闻”评选活动,广大师生员工广泛关注、踊跃参与,经过网络投票和部门综合评议,现正式发布西安理工大学2020年度“十大新闻”!
1.思想引领,党的建设深入推进
校领导班子成员参加全省高校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专题学习班,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王建利来校宣讲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全校上下围绕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掀起学习热潮,以实际行动推动中央、省委重要安排部署在学校落地落实。坚持以党建“双创”为抓手,典型示范带动,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党委、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信息与控制工程系教工党支部顺利通过全国首批党建“双创”验收。开展首轮校内巡察工作,推动全面从严治党纵深发展。

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王建利到我校宣讲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全体校领导为师生讲党课和形势与政策课

党建“双创”建设审核验收

我校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热潮

开展首轮校内巡察工作
2.众志成城,师生同谱战“疫”之歌
制定“四案十一制”工作制度,建立“全校联动,师生一体”网格化防控体系,组建工作专班和防控先锋队,编制防护手册,上线“疫情防控通”系统,强化门禁制度,组织防控演练,全面细致做好疫情防控,组织师生有序返校复工复产复学。免费邮寄书籍教材,线上辅导答疑论文指导、“网络招聘会”“云家访”和“送温暖”等活动,受到社会广泛好评。“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精心策划的《开学第一课》在线观看人数超10万,2万余名师生同上“一堂思政课”;1500余名教师直播在线课程1952门,开课率达99.79%,线上完成课程考核1778门次,占比91%。
校领导检查指导疫情防控工作

3.省部共建,改革发展再树里程碑
陕西省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签署协议共建西安理工大学,学校正式步入省部共建高校行列。按照协议内容,陕西省将进一步支持学校加强“双一流”和“四个一流”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师资队伍建设水平、强化科技创新能力、服务陕西制造业发展、提升办学条件与国际化水平,协同促进学校各项事业更好更快地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支持学校加强相关学科及平台建设,加快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工业互联网等学科专业发展,推动学校加强与行业高校相互借鉴交流、协同合作;支持学校高素质人才培养工作;支持学校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促进学校提升培育原创性科技成果和产学研用结合水平。

4.继往开来,凝心聚力续写新篇章
全面启动“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深入师生开展大调研,顶层谋划学校未来发展大局,形成条块结合、结构清晰、体系完整的总体规划征求意见稿。召开第九届教职工代表大会暨第十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回顾发展历程,总结基本经验,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工会委员会,号召全校教职员工凝心聚力谋发展,追赶超越创一流。召开第十二次团代会暨第十四次学代会,号召团员青年不忘跟党初心,牢记青春使命,不负韶华勇争先,扎根祖国大地立新功。校工会被评为“陕西省模范职工之家”,学校获评“全省高校团建示范院校”。教育部批准我校设立西安理工大学国际工学院,为我国中西部地区唯一拥有本硕博多层次教育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首届招收本科生280名。在“2020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学校位列世界高校601-700位,全国高校85-102位。

第九届教职工代表大会暨第十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

西安理工大学国际工学院揭牌仪式

国际工学院成立大会暨AEMG集团捐赠仪式

召开第十二次团代会暨第十四次学代会
5.优势巩固,立德树人全面系统加强
调整思政工作和思政课建设领导小组,出台《“三全育人”工作实施方案》,以“十育人”为抓手,统筹谋划思政工作改革创新,全力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制定《思政课改革创新》《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制度,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获评全省思政课教师大练兵“标兵”“能手”称号4人,获奖成绩连续第三年位居全省高校前列。“网络社会发展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基地”获批陕西省首批思想政治工作重点研究基地。本科教学取得新成绩,9门课程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累计32个专业入选国家和省级一流专业。承办陕西省研究生教育会议,召开学校研究生教育会议;在陕本科招生已连续8年位列省属非211高校第一位。出台《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行动方案(2021-2025)》,5篇论文获得陕西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47个学位点全部通过全国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

陕西省研究生教育会议在我校召开,陕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方光华,
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司司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洪大用出席会议

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会议

4人获评全省思政课教师大练兵“标兵”“能手”称号

9门课程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在陕本科招生连续8年位列省属高校前列
6.培引并举,师资队伍建设成果丰硕
入选国家级人才工程2人,省级三项人才工程12人,省级科技人才2人、创新团队2个,入选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十七届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基金1人,入选“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1人。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接受全国评估,水利工程博士后流动站首次获全国优秀等次。获批全国博士后基金项目合计32项,位居在陕高校第5位,省属高校第2位。获陕西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3人,陕西青年科技奖5人,陕西高校青年创新团队4个。获“陕西省第十二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3人、“陕西省2020年师德标兵”1人,马克思主义学院荣获“陕西省2020年师德建设示范团队”,获“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

7.砥砺奋进,科学研究再创历史佳绩
获批国家科学基金101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5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6项。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总数、获批总数、重点项目获批数、经费总数四个指标均创我校历史最好成绩。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陕西省科学技术奖23项,其中主持11项、参与12项,获奖总数位列在陕高校第2位,创我校历史新高。入选首批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获批“中国自动化学会科普教育基地”,获批成立陕西省公民科学素质与科技创新研究中心,入选首批“西安市科技创新智库”。新增科技成果转化平台4个,获批教育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西安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各1个。签订校地、校企合作协议45份。在“中国高校专利转让排行榜(TOP100)”中,学校转让、许可专利数量排名全国高校第40位,省属高校第1位。


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情况(2011-2020年)

成立陕西省公民科学素质与科技创新研究中心

引才借智推介会暨校地合作十六周年主题活动
8.多点发力,学生工作和双创教育喜报频传
毕业生就业工作全校联动、攻坚克难,召开就业工作专题会15次,举办线上线下招聘活动1065场,接待用人单位1518家,发放求职补贴50余万。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再获突破,1人获第八届全国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二等奖,2人分获全省十佳辅导员提名奖和全省优秀辅导员。全年万余人次参加国家和省级数学建模、机械创新、“互联网+”“挑战杯”、节能减排等赛事,获奖1000余人次。其中,在第十届“挑战杯”陕西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获金奖4项,获得下一届比赛承办权;第九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决赛中获国家奖2项、省奖19项;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获国家奖7项,获奖数创历年新高;陕西省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获奖271项,3件作品被陕西省推荐参加全国展演。获批大创项目国家级立项71项,省级立项180项。多名学子获省级以上荣誉称号,“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入围奖1人,“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入围1人,“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称号2人,入选“基层就业大学生典型人物”1人,获“全国百佳心理委员”称号2人、提名奖1人,摄影专业毕业生韩佳龙摄影作品被《中国青年报》整版刊登。

举办网络视频招聘会

王端藓获第八届全国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二等奖

在第十届“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获金奖4项

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瑞萨杯”陕西省大学生信息科技前沿专题邀请赛中获一等奖
9.以人为本,重点保障工作成效明显
曲江校区二期综合教学实验楼、11号学生公寓、第五食堂全面交付使用。曲江校区图书馆荣获国内建筑行业工程质量最高荣誉奖、被称为“中国建筑行业的奥斯卡”的“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体育馆建设项目完成立项、可研批复工作。曲江校区三期建设项目设施实现全面封顶。金花家属区一、二期项目和家属区旧楼改造工作有序推进。学校荣获国家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称号。基础教育取得突出成绩,附中附小被命名为碑林区名校并与“+校”组建教育联合体;附中中考升学率达到85%;附小荣获“五育并举”学生全面发展学校;幼儿园获碑林区“2020年度综合考评优异幼儿园”。

二期综合教学实验楼

11号学生公寓

第五食堂

曲江校区图书馆荣获 “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

附属中学荣获初中教育教学质量优异学校

附属小学荣获“五育并举”学生全面发展奖
10.强化担当,脱贫攻坚任务有效落实
以“思想、教育、文化、科技”扶贫为突破口,努力巩固扩大脱贫成果,扎实推进“双百工程”各项扶贫工作,助力乡村振兴。校领导带头、各部门联动深入略阳县及何家坪村等地进行调研考察和实施项目;学校积极发挥“双创示范基地”作用,开展教育培训360人次;认真做实“杜仲研发示范基地”建设,延长农产品产业链;大力开展消费扶贫工作,采购农产品200余万元,布设消费扶贫专柜60个;积极落实校党委20余万元支持何家坪村产业发展、疫情防控、抗洪救灾等工作,实现帮扶贫困户全部脱贫。学校连续第三年获评“双百工程”先进单位、第五年在全省联县包村扶贫考核工作获评“优秀”等次。

校领导带头、各部门联动深入略阳县及何家坪村等地进行调研考察和实施项目

开展送医送药下乡活动 大力开展消费扶贫工作
来源: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