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推进大会在西咸新区召开,省委书记赵一德在大会上为“三项改革”综合试点单位之一的西安理工大学授牌。
校党委书记刘德安接受陕西省电视台采访,《陕西新闻联播》报道我校“三项改革”相关经验举措。
陕西省实施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和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及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的重要举措。我校作为深度融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示范高校以及陕西省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综合改革试点高校,两年来,在科技成果转化制度建设、路径优化上下功夫,不断建立健全转移转化体制机制,破解阻碍科技成果转化的瓶颈问题,学校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在制度创新上下功夫,通过政策红利释放创新潜力。学校作为试点单位以来,围绕着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制定了《西安理工大学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西安理工大学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实施方案》,修订《西安理工大学知识产权管理办法》和《西安理工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开展科技成果权属改革,赋予成果完成人更大的转化自由,大力推进技术转移人才评价和职称评定制度改革,设立成果转化型职称序列。制定《西安理工大学“技术入股+现金入股”管理办法》,探索社会资本、横向结余经费共同出资成果转化模式,激发创新创业活力。
在路径优化上下功夫,畅通转化渠道提升创新效率。学校积极探索科技成果池、成果孵化池、股权运营池及概念验证中心“三池一中心”建设。与陕投集团及秦创原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合作,通过以服务换股权的方式,为学校团队提供投资机构对接、管理运营、产业对接等专业化服务,成功解决了学校缺少产业化资金及运营团队等瓶颈问题,提高了成果产业化的成功率。建设飞地孵化产业化基地,探索“在港孵化+飞地转化”模式,在铜川建设“飞地转化孵化产业化基地”,与西安市、咸阳市、渭南市高新区等地市签署校地合作协议,促进我校科技成果异地孵化和产业化,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强化与链主企业的深度合作,开创校企协同创新新局面。学校深入实施秦创原建设“1349”工程,强化与陕汽、法士特、秦川、比亚迪、陕煤等龙头企业的合作,共同凝聚大团队、承接大项目、培育大成果,加速两链深度融合,推动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助力产业升级及陕西高质量发展。
以秦创原建设和“三项改革”为牵引,学校社会服务能力不断提升。1项重大科技成果落地秦创原核心区,我校机仪学院“高速润滑与密封技术”科研团队将持有的专利技术作价1908万元,吸引陕航集团及秦创原发展公司投资2200余万元,共同成立公司对该项目进行转化及产业化运作,公司注册资本5001万元。一批科技成果获春种基金、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资助,两年来累计28个团队获批秦创原春种基金项目或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获得各类投资过亿元。与秦创原创新促进中心合作,在秦创原核心区西咸新区共同建设我校2000 m2创新创业平台,3家我校教师创办的科技型企业入驻,3家企业入驻创智云谷及秦创原立体联动孵化器产业化基地。学校与领军、支柱等企业共建陕西省“科学家+工程师”队伍18个,与秦川集团、陕煤集团共建陕西省高档数控机床创新联合体和陕西省军民融合高性能纳米吸能材料研发及其产业化创新联合体。
下一步,学校作为“三项改革”综合试点高校,将紧紧围绕陕西省“三项改革”十条措施开展综合试点,尤其是与秦创原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探索高校科技成果股权托管新路径新模式,实施好科技型企业“登高、升规、晋位、上市”四个工程,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深度融合,为陕西省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撰稿:陈彦伟
审核:杜会平 游才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