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理工人物
当前位置: 首页 >> 西理工人物 >> 正文

【西理工人】不负时代重托 不辱青春使命——记科技创新创业者米天健

来源:   发布时间:2021-05-12 10:11  

新闻链接: 青年教师米天健获全国创业大赛冠军。近日,由西安市科学技术局指导,阿里云支持,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主办2020阿里巴巴诸神之战全球创客大赛(以下简称创客大赛)——新技术应用全国总决赛在西安高新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我校材料学院教师、青年创业者米天健以“超精密异形复杂零部件先进精整”项目获得大赛全国总决赛冠军。

2020创客大赛新技术应用赛自开赛以来,吸引了6个赛区200余个高校和社会项目参加,经过层层选拔最终10个项目进入总决赛。决赛中,米天健第二个出场,他的项目以先进的技术创新、巨大的市场空间、健康的企业运营、良好的发展前景等,赢得了由行业专家、投资专家、学者组成的评委团的肯定,项目获得了全场91.97的最高分。他在路演中表现出的沉稳、自信,应对从容,也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创客大赛起源于2015年,是面向全球的科技大赛品牌,旨在发掘全球最具创新力和发展潜力的优秀创业团队和科创项目,培育良好的产业业态,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创业赛事之一,被誉为创投领域的“奥运会”。

金属零件表面几微米大小的凸起、针尖般小孔内外的金属卷边,这些金属“碎屑”在生活中简直微乎其微、不值一提。但如果它们伴随机械系统的高速运行,也许就会影响火箭顺利升空、航空发动机正常运转!

“事实上,任何金属零部件制造加工后都会产生这些微小毛刺,”陕西金信天钛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米天健介绍道,“对精密零部件而言,进行去毛刺、抛光、提高精度等一系列精整工序,是保障高精密机械系统装配及运行、提高功能器件性能的重要环节。”但现实情况是,航空航天、电子通讯、船舶、核等行业的核心零部件目前却还主要依赖手工打磨去毛刺和抛光,简直还像是处在“石器时代”。国家工信部、科学技术部相继发布亟待突破的“卡中国脖子”的35项核心技术,超精密加工及抛光工艺就位列其中。随着先进机床、3D打印等技术的快速发展,零部件结构越来越呈现异形复杂化趋势,这将会使原有手工处理面临无处着手的窘境。而米天健团队的精整技术和设备,预见性地提前布局异形复杂结构零部件精整,实现了对复杂结构精整从0到1的突破,并已完成全产线全流程自动化处理,让精整行业真正从“石器时代”迈进“智能时代”!这让我国先进制造业在精整上可以彻底摆脱受制于国外技术及工艺的被动局面,实现高精尖装备制造业质的飞跃。

米天健是位不折不扣的高校“青椒”创业者。在西安理工大学攻读学业期间,他选择了表面工程领域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他敏锐地发现了简单结构零部件无法批量自动化精整、异形复杂零部件用传统技术无法处理等行业缺陷,而这些已成为掣肘包括我国乃至国际航空航天、电子通讯等领域进一步突破的重要原因。于是,在博士生导师、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得者蒋百灵教授的支持下,在西安理工大学诺奖得主谢赫特曼成立的新材料研究院、镁合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重点实验室平台的支撑下,经反复实验研究,米天健开创性地提出流体力学和弹性力学精整这一原理性创新,使高精尖异形复杂零部件精整实现突破。

博士毕业留校后,在国家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及高校专业人员创新创业的政策下,米天健萌生了创业的念头,这一念头得到学校的大力支持,他开始利用所学进行产业化运营。2018年4月他正式注册了陕西金信天钛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并在中国航空城——西安阎良落地。公司成立之初便获得750万天使投资及阎良区政府税收减免优惠政策,这更坚定了他科技创新创业的信心。2019年9月1000余平厂房建设完毕并顺利投产。在2020年上半年疫情逆势之下,公司还实现了百余万的合同营收,并与12大央企中几乎所有核心院所建立起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目前,米天健带领的研发团队成功研制出五大核心技术及相应专用设备,先后攻克了3D打印内流道清粉及抛光,零部件微小孔、相交孔和盲孔,通讯零件凸台和微细沟槽,以及任意形状管路的超薄壁加工和内外抛光等一系列国际精整难题,民品领域实现了医疗心脏支架、骨科、齿科等异形曲面的超镜面抛光并达到国际标准。米天健这样介绍说:“在长征系列火箭、航母、歼战机及我国首款按照国际民航规章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喷气式民用飞机C919中,多项关键零部件精整处理都是由金信天钛公司加工完成的。而更让我们自豪的是,我们全产线装备制造、工艺及耗材,均属自主研制;同时,精整自动化的实现,会直接推动零件批量化加工,并以此基准建立起整个精整的行业标准。”

搞科学研究要耐得住“冷板凳”,而科技创新创业更要付出难以想象的努力。创业之初,米天健用尽自己手里的资金,并把周围能借的都借了个遍,在堆满油污的废弃车间日夜进行原型机制造。公司成立后承受着技术创新、工艺摸索的巨大压力,也饱受了人力物力资源短缺的困扰。但在西安理工大学、阎良区政府、央企专家学者等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公司逐步走上正轨,技术和产品得到市场的充分肯定,受到搜狐网、陕西日报、陕西党建网等多家主流媒体的报道,其个人也荣获了陕西省高校科学技术一等奖,并代表学校参加第六届“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夺得国家级铜奖。

“我是一名创业者,也是一名高校科研人员,正是这创新创业最好的时代让我能够身兼‘两职’,一头连接起产业,一头始终钻研先进的科学技术。而我也将继续利用好这多重身份,突破更多关键性技术难题,把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祖国手中,为中国制造做出自己的努力。”

关闭